在城市里出現比較頻繁的政府機關里,做企業最害怕見到的兩個機關:工商局和稅局,稅局又分為地方稅局和國家稅局,簡稱地稅和國稅。其實,您知道中國這么富,除了在企業交的稅和個人所得稅,稅務機關具體是靠什么手段來收稅的嗎?
國際上對財政收入的分類,通常按政府取得財政收入的形式進行六大分類:
第一類:稅收收入,下設增值稅等21款。
第二類:社會保險基金收入,下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等6款。
第三類:非稅收入,下設政府性基金收入等7款。
第四類:貸款轉貸回收本金收入,下設國內貸款回收本金收入等4款。
第五類:債務收入,分設國內債務收入、國外債務收入2款。
第六類:轉移性收入,分設返還性收入等10款。
詳細來說,一般將財政收入分為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和收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1、稅收收入
在我國稅收收入按照征稅對象可以分為五類稅,即流轉稅、所得稅、財產稅、資源稅和行為稅。其中流轉稅是以商品交換和提供勞務的流轉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流轉稅是我國稅收收入的主體稅種,占稅收收入的60%多,主要的流轉稅種有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關稅等。
所得稅是指以納稅人的所得額為征稅對象的稅收,目前已經開證的所得稅有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
財產稅是指以各種財產(動產和不動產)為征稅對象的稅收,目前開征的財產稅有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契稅。
資源稅是指對開發和利用國家資源而取得級差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稅收,目前我國的資源稅類包括資源稅、城市土地使用稅等。
行為稅是指對某些特定的經濟行為開征的稅收,是為了貫徹國家政策的需要,目前我國的行為稅類包括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等。
2、國有資產收益
國有資產收益是指國家憑借國有資產所的權獲得的利潤、租金、股息,紅利、資金使用費等收入的總稱。
3、國債收入
國債收入是指國家通過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償性收入。國債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償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4、收費收入
收費收入是指國家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在提供公共服務、實施行政管理或提供特定公共設施的使用時,向受益人收取一定費用的收入形式。
具體可以分為使用費和常規費兩種。使用費是政府對公共設施的使用者按一定標準收取費用,如對使用政府建設的高速公路、橋梁、隧道的車輛收取的使用費。常規費是政府對公民個人提供特定服務或是是特定行政管理所收取的費用,包括行政收費(如護照費、商品檢測費、畢業證費)和司法規費(如民事訴訟費、出生登記費、結婚登記費)。
收費收入具有有償性、不確定性的特點,不宜作為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5、其他收入
包括基本建設貸款歸還收入、基本建設收入、捐贈收入等。
在我國實踐中,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后,“收入分類”全面反映了政府收入的來源和性質,不僅包括預算內收入,還包括預算外收入、社會保險基金收入等應屬于政府收入范疇的各項收入。